散货船是散装货船简称,是专门用来运输不加包扎的货物,如煤炭、矿石、木材、牲畜、谷物等。散装运输谷物、煤、矿砂、盐、水泥等大宗干散货物的船舶,都可以称为干散货船,或简称散货船。
一、名称由来
因为散货船的货物种类单一,不需要包装成捆、包装、包装运输,不怕挤压,容易装卸,所以都是单甲板船。如果总负荷超过5万吨,一般不安装装载设备。由于谷物、煤和矿砂的积载数差异很大,所需的货舱体积、船体结构、布局和设备都有所不同。因此,一般来说,只有装载粮食、煤炭等货物的船舶被称为散装货船,而装载积载因素较小的矿砂等货物的船舶被称为矿砂船。
二、散货船的发展史
煤、谷物、矿石等干散货,早期由杂货船承运。随着船舶专用化的发展,20世纪初出现了铁矿石专用运输船,1912年出现了自卸矿石船。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战,散货船主要由矿石运输船和煤炭运输船。二战后,水泥、化肥、木片、糖等也开始采用散装运输方式,散货船的应用范围和船队规模迅速扩大。
1954年61艘,116.7万吨载重增至1960年的471艘,8711万吨载重。此后,散货船数量以较快的速度增长,在1960年到在1990年的30年里,散货船的数量增加了27倍,1990年散货船数量达到5087艘,载重吨数24255万吨。据统计,2003年底,世界散货船数量为5888艘,30711万载重吨,平均船龄为14.5年。
在1960~在1975年的15年里,散货船的数量急剧增加。20世纪80年代上半年,散货船数量急剧增加相反油船的数量却在下降。但在1986年到1994年,散货船数量有所下降,随后呈现稳定增长趋势。总的来说,自1980年以来,在油船、散货船、集装箱船和杂货船四种类型的船舶中,集装箱船发展速度非常快,散货船近年来增长缓慢,而传统杂货船则继续下降。
三、大型化过程
散货船发展的另一个特点是船舶大型化。1954年,散货船平均单船吨位仅为1.9万,1973年已达到5万吨载重。散货船队单船平均吨位的增长主要体现在6万吨到8万吨载重量。船舶大型化趋势越来明显。
近年来承接造船的厂家接到的大吨数散货船订单的数量越来越多,早年的小吨数散货船已经无法满足现在航运发展的需求了。散货船大型化的主要因素有三个,即大型船的经济性较好;船舶设计和建造水平的不断提高;码头港口规模的扩大和设施的改进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