散货船海运显著的特征是货物无包装运输,即货物直接装入船舱,无需像集装箱货那样进行标准化封装。这种模式决定了它主要承接大宗干散货,包括煤炭、铁矿石、谷物(小麦、玉米、大豆)、铝矾土、磷矿等散装固态货物。这类货物通常单票运输量巨大,少则数千吨,多则数万吨,而散货船的舱容设计(从灵便型散货船的 1 - 5 万吨到好望角型散货船的 15 万吨以上)恰好匹配了这种运输需求。
与集装箱海运相比,散货船海运的货物同质性强,同一船舱内通常只装载一种品类的货物,避免了不同货物混装可能产生的污染或损耗。同时,由于货物形态特殊(如粉末状、颗粒状、块状),散货船配备了专门的装卸设备(如抓斗、传送带、吸粮机),以适应不同货物的装卸需求。
散货船海运的流程复杂且环环相扣,每个环节都需要精准衔接。订舱与合同签订是起点,货主或其代理需根据货物数量、装卸港、运输时间,选择合适吨位的散货船,并与船东签订租船合同(分为程租和期租两种模式),明确运费计算方式(如按重量、体积或航次计费)、装卸时间、滞期费与速遣费等关键条款。
货物集港与检验环节至关重要。货物需在规定时间内集中到起运港的专用散货堆场,由商检机构对货物的品质、数量、水分含量等指标进行检验,确保符合出口标准和合同约定。对于粮食、矿石等易受污染或变质的货物,还需进行卫生检疫和放射性检测。
装船与积载过程专业性极强。根据货物的物理特性(如密度、流动性),船员需合理规划船舱装载位置,通过平舱作业确保货物分布均匀,避免船舶重 心偏移影响航行安全。装船完成后,由港口理货机构出具货物溢短单和残损单,作为货物交接的凭证。
航行途中,船方需实时监控货物状态,尤其对于易受潮的货物(如煤炭)要做好防雨措施,对易自燃的货物(如硫磺)要定期通风。到达目的港后,按照卸货计划完成卸船作业,由收货人或其代理办理进口清关、提货手续,整个流程才算完结。